術前
術前檢查均在門診完成。
手術需要提前一個工作日做術前準備,包括:
1) 護士宣教,
2) 抽血(手術備血的血樣留?。?,
3) 留置中心靜脈導管,
4) 與外科醫(yī)生和麻醉醫(yī)生分別簽署知情同意書,
5) 喝瀉藥進行腸道準備,
6) 睡個好覺。
手術當日
如果是第一臺手術,通常7點半左右會有人員來接進手術室,護士和麻醉醫(yī)生進行必要的準備,外科醫(yī)生8點半到場,進行三方核對后開始麻醉,手術開始的時間從切皮開始算,通常是9點鐘。自麻醉后,整個手術過程病人渾然不知,感覺似睡了一覺,醒來后或許已經躺在麻醉恢復室了。家屬見到病人,一般在手術結束后1個小時以上。如此看來,整臺食管手術4個小時,家屬在手術室外面等待的時間一般在6個半小時以上,如果手術不順利,麻醉蘇醒也慢,家屬等待的時間會更長。所以,家屬眼中的手術時間(室外等待時間)和外科醫(yī)生真正的手術時間(可以看麻醉單或手術記錄)是有區(qū)別的。
如果不是第一臺手術,病人當日不能吃不能喝,在病房靜靜等待,期間給予輸液。有限的研究表明,晚上接臺進行的手術,失血量和并發(fā)癥率要高于白天進行的手術。所以,我所在的腫瘤醫(yī)院,晚上8點以后不允許開始新的手術。
病人比較關心手術后身上插多少根管子,以頸胸腹三切口手術(Mckeown手術)為例,留有:
1) 尿管:手術當天留置,術后24小時拔除;
2) 中心靜脈導管:術前留置,出院時才拔除。
3) 胃管:觀察吻合口有無出血,必要的管狀胃減壓,避免吻合口張力過高,術后第3天拔除;
4) 頸部引流管或引流條:術后第3天拔除;
5) 腹腔引流管:腹腔鏡手術可以不留置,如留置,術后第3天拔除;
6) 胸腔引流管:開始進食后拔除,一般留置8天;
7) 空腸造瘺營養(yǎng)管:留置在腹壁外,也就是J-Tube,術后第1天開始腸道給水,第2天開始給營養(yǎng)液,逐漸加量,第5天時停掉靜脈營養(yǎng),過渡至全量腸內營養(yǎng)。留置至術后輔助治療(化療、放療)結束,避免輔助治療期間出現進食不足,可以通過J-tube給予補充腸內營養(yǎng)。
術后
術后第1天即可下地活動,且鼓勵多下地活動,預防血栓,促進呼吸功能恢復,避免肺部感染;
術后第3天,腸道功能恢復,排氣排便;
術后第5天,基本停掉了靜脈營養(yǎng),輸液量大幅減少,開始全量的腸內營養(yǎng);
術后第7天,醫(yī)生每周的手術日相對固定,醫(yī)生上手術了,沒法造影;
術后第8天,造影證實沒有吻合口瘺,開始飲水;
術后第9天,開始進流食,細嚼慢咽,少食多餐;
術后第10-14天,避開周末,辦理出院。
食管手術住院期間,容易發(fā)生一些問題,我們不怕問題,有什么解決什么。
心律失常:竇性心率過快,通常發(fā)生在前三天,多因體液丟失過多,容量不足導致,調整輸液,服用降心率的藥物;房顫,多因胸腔壓力不穩(wěn)定,或管狀胃刺激心臟導致,給予藥物轉復,效果良好;
咳痰乏力:通常因手術清掃淋巴結損傷了肺的迷走神經或喉返神經,肺膨脹不好更加引起分泌物增多,必要情況下床旁支氣管鏡吸痰,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;
左側胸腔積液:左側通常為非手術側,因為食管手術通常需要切除雙側的縱隔胸膜,也只有這樣,手術才做的干凈,徹底,但不可避免引起創(chuàng)面滲液進入左側胸腔,而左側術中無法預留引流管,積液過多影響肺膨脹及呼吸,而且有可能因此帶來積液的吸收熱(38度以下的發(fā)熱),通常需要B超定位,穿刺引流,留置48小時即可拔除。我個人對左側胸腔積液的穿刺引流是非常積極的,積液量在200ml以上,就會建議穿刺,經常也和我的住院醫(yī)因此問題爭論,他們似乎更愿意聽信B超醫(yī)生的建議:積液不多,才1-2個肋間,液深才1-2個cm。這個時候穿刺,往往積液量都會超過400ml,遠超過B超醫(yī)生的估計,但還是有很多醫(yī)生不信我。沒關系,有爭議的穿刺,往往患者預后都是很好的,只不過不穿刺的話恢復慢一些;
聲音嘶啞,食管手術淋巴結清掃最難的一站是左側喉返神經旁的清掃,需要裸化神經,盡可能避免能量器械(電鉤,超聲刀)的使用,降低損傷。擴大的兩野淋巴結清掃和標準的兩野淋巴結清掃,區(qū)別就在于是否清掃了這一區(qū)域的淋巴結,可見其難度之高。曾有專家稱,如果都做了這一區(qū)域的淋巴結清掃,聲音嘶啞的發(fā)生概率在30%以上,我自己的體會也差不多。神經損傷大多數恢復不了,但絕大多數的聲音嘶啞卻會恢復,是因為健側聲帶會代償移位,使得說話聲音恢復,對于一些聲帶工作者(比如歌手),雖能恢復說話,但職業(yè)生涯估計也就因此斷送了。最近一個嘶啞病人去看了耳鼻喉的醫(yī)生,讓我認識到了這一點;
自從微創(chuàng)手術開展以來,術后傷口疼痛的發(fā)生概率已經非常低了,不需要額外干預。
綜上所述,食管手術的住院過程,大概會發(fā)生以上的故事。
祝愿我接診的每一個食管病人都能順利康復。我,和我的住院醫(yī),會為此不遺余力。
本文來自于李少雷醫(yī)生
微信公眾號搜索:李少雷醫(yī)生
(文章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醫(yī)院刪除)
微信掃碼預約